新华社报道,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钨是硬度极高的金属用来制造刀具和穿甲弹;碲是半导体材料的关键成分;铋有独特的超导性质;钼是航空航天材料的宠儿;铟是显示屏和太阳能电池的核心元素。这些物资每一个都在高科技产业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无论是航天器的制造还是军事装备的研发不能离开它们。这次出口管制不仅是为维护国家安全,更是我国在全球贸易中承担相应的责任的体现。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钨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钨等相关物项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以来,坚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依法对特定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增列相关物项,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有利于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有利于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有利于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出口符合有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
近年来,我国已针对多种关键矿产材料及相关这类的产品制定管制政策。2023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2023年10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重要的公告,优化调整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措施。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禁止外商投资稀土、放射性矿物、钨勘查开采及选矿等领域。2024年11月,商务部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密码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
2024年中国钼产品出口总量约4.3万吨,其中钼粉出口量为287.7吨,在钼出口量中占比较小,因此此次管控对整体钼市场影响不大。从出口国家看,2024年中国钼粉主要出口国家为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和荷兰,占总出口量的98%左右。其中至日本的钼粉出口总量约为160.8吨,占比56%;至美国的钼粉出口总量约为59.4吨,占比21%。界面新闻查询亚洲金属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日本去年1-11月钼粉进口量为235.09吨,无出口数据;美国2024年1-11月钼粉进口量为74.85吨。
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决定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Illumina, Inc.)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公告表示,上述两家实体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依据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对上述实体采取相应措施。本公告未尽事宜,按《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执行。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中国宣布对谷歌等美国公司采取措施。”路透社报道称。当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同时,中国商务部将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自2010年以来,谷歌的搜索引擎和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服务基本退出中国。但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芒廷维尤的公司仍在中国保留了一些业务,包括广告和与其安卓操作系统相关的业务。
谷歌公司是美国巨型科技企业,总市值超过2.3万亿美元。近年来,谷歌公司深陷“垄断泥潭”,频繁受到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据不完全统计,美、欧、日、韩等主要司法辖区对谷歌公司发起的反垄断调查超过28次,被提起私人民事诉讼超过40起,相关案件涉及谷歌公司移动操作系统、应用商店、搜索引擎、广告技术等几乎所有主要业务。2024年8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公布判决,认定谷歌公司搜索业务违反美国《谢尔曼法》,这是美国政府自1998年微软公司反垄断案以来最大规模反垄断案件。
早在2010年的时候,欧委会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就开始了,并且在2015年正式立案。2017年欧盟就以滥用主导地位打压竞争对手,一口气罚了谷歌27亿美元。而短短不到一年,2018年7月,欧盟又再次重罚了谷歌50.4亿美元,这相当于2017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全球营收的10%,力度空前之大。欧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谷歌强制要求第三方手机厂商预装自己的软件和服务,随意支配自己在安卓系统市场的主导地位。
当下状态的谷歌,在中国就像是一副马赛克拼接的隐形版图,无论是广告业务、开发者生态、硬件销售还是投资,各个业务板块都进行了精密的风险切割,通过更隐蔽的方式参与到中国市场的竞争之中。而本次国家市场监督局针对谷歌发动的反垄断调查,虽未说明缘由,但大概率还是跟安卓系统有密切关联。
同时,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2月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美方单边加征一定的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
分析人士认为,中方的反制措施体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精准且有效。以能源为例,美国是全球能源出口大国。美国领导人上台后,大力推动向全球销售更多液化天然气(LNG),以提振美国经济。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也是美国要拓展的重要市场。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旬,美国在中国LNG进口量国家排名中名列第五。在此背景下,对原产于美国的LNG加征一定的关税,对中国影响并不明显,而对美国“快速销售”液化天然气的计划影响可知。
除了精准,此次行动的另一个特点,是顾全大局。美方宣布的是,对所有自华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而中方宣布的是,对美国特定的几项商品加征一定的关税。之所以没有采取和美方相同的举措,正是中国与美国的差别所在——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捍卫者。加征一定的关税是没有底线的。中方作为贸易大国,如果将对美关税提得过高,会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中方不愿意看到的。因此,10%或15%,其本质上体现出中方的顾全大局。